癌症,可以说是全人类的“劲敌”,也是医学界的难题。很多人以为,癌症离自己很远,尤其是中青年人,以为凭借“年轻的资本”就可以远离它。
最近,一项涉及超56万人的新研究称,30~39岁人群癌症发病率增速最快。
年轻人癌症发病率增速变快
近日,《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一项新研究称,50岁以下人群的癌症发病率在近10年出现上升趋势,平均每年增加0.28%,其中30~39岁人群癌症发病率增速最快。
研究人员分析了超过56万名美国50岁以下人群的患癌数据发现,癌症发病率从2010年的99.96例/10万人,增加到了2019年的102.97例/10万人。
中青年人中最常见癌症类型是乳腺癌,而增长最快的癌症类型是胃肠道肿瘤,如结直肠癌、胃癌和胰腺癌。30~39岁人群的发病率增长最快,主要与女性乳腺癌和子宫颈癌发病率升高有关。
癌症年轻化趋势背后的成因是什么

虽然癌症年轻化趋势背后的成因目前尚无定论,但研究发现,年轻人患癌风险升高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运动习惯和其他生活方式因素的改变可能是年轻人癌症发病率上升的原因之一。例如,食用加工肉类、含糖饮料和其他不健康食物与结直肠癌风险增加有关,而烟酒的摄入可能会增加包括肺癌、肝癌在内多种癌症的患病风险。此外,缺乏体育活动和久坐行为也是癌症发生的风险因素。
肥胖:年轻人肥胖的日益普遍可能导致早发性癌症发病率的上升。肥胖如何增加癌症风险的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人员认为肥胖可能与慢性炎症、胰岛素抵抗和激素水平变化有关,同时它也会导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展——NAFLD与肝癌风险增加有关。
环境因素:暴露于环境毒素和污染物,譬如空气污染、杀虫剂和某些化学物质(如石棉和苯),可能是年轻人癌症发病率上升的原因之一。这些环境因素会导致DNA损伤和其他细胞变化,从而增加患癌症的风险。需要注意的是,环境因素与癌症之间的关系很复杂,根据癌症的类型和其他个体因素而有所不同。但可以确定的是,减少暴露于环境毒素和污染物被认为是降低癌症风险的重要途径。
延迟生育:怀孕是影响女性患乳腺癌几率的一个因素。有研究显示,早孕和早生产的女性晚年患乳腺癌的风险降低,35岁以后生产第一个孩子的女性,与从未生产的女性相比,患上乳腺癌的风险升高。
癌症筛查不足:通过筛查及早发现癌症可以导致更早的治疗和更好的治疗结局,例如,医学指南建议大多数人从50岁开始进行结直肠癌筛查,在现实生活中年轻人比老年人更少接受结直肠癌筛查。这可能导致早发性结直肠癌在年轻群体中的发病率上升。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具有这些风险因素的个体都会患上癌症,而一些没有这些风险因素的个体仍然可能患上癌症。遗传和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复杂,因此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揭示早发性癌症的潜在原因。
做到5个字,癌症离你更远

吃:每天吃有色蔬菜
预防肿瘤,每天食用的蔬菜一半以上应为有色蔬菜,其中绿叶蔬菜、红黄色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热量很低,可多吃。
另外,防癌还可多吃些“保健菜”,如蘑菇(特别是香菇)、木耳、芦笋、花椰菜等。
动:步行最好最简单
最好的运动就是步行,最简单的运动也是步行,可长可短,可快可慢,无需付费,但是有一个最重要条件就是空气要好。有氧运动建议每周4~5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
戒:烟一定戒、酒要少喝
年轻时吸烟是对细胞最大的伤害。尼古丁只要7.5秒就可到达大脑,使血管和支气管内膜受损,致癌因素乘虚而入。可以允许喝一点发酵原酒,如葡萄酒、啤酒1杯而已,其他酒尽量不喝。
情:心情好,可“杀癌”
如果情绪低落,会使自然杀伤癌细胞的威力下降20%以上。对于那些内向、心理失衡、情绪抑郁、有精神创伤史的人(多数是混合型性格),建议多参加室外活动,调整不良情绪。
查:定期进行防癌体检
一般来说,有针对性的防癌体检有利于早期癌发现,尤其是中老年人、吸烟者、经常酗酒、血亲中有患癌者、有肝炎等高危人群,要定期做防癌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