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华立金港药业有限公司

睡眠不足被列为2A类致癌因素!肿瘤患者如何解决?
发布时间: 2023-06-30 11:06:18    浏览量:416

睡觉是许多人放松的一种方式,一夜好眠可以帮助卸下一天的疲惫,为第二天的工作生活积蓄力量。但是,睡觉,这件听起来稀松平常的事情,对于很多肿瘤患者来说却是困难重重。

 

数据显示,约30%至75%的新诊断或于近期接受治疗的肿瘤患者存在睡眠障碍,这一比例约为普通人群的两倍[1]。其中,以失眠为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发生于约半数的癌症患者中。

 

肿瘤患者为什么失眠?

图片

1.遗传因素:

失眠的遗传度为30%~60%,如果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中有人存在睡眠问题,自己被睡眠困扰的可能性会更大。

 

2.过度觉醒:

失眠的患者可能处于过度觉醒状态,表现为24小时代谢率增快、睡眠和清醒时脑电频率增快、白天多次小睡潜伏期延长。

 

3.Spielman假说:

失眠存在易感因素,如中老年及围绝经期女性;诱发因素,如应激事件;维持因素,如不良睡眠习惯和不良睡眠认知。

 

4.不良认知:

慢性失眠往往与失眠相关的不良认知相关,如容易对失眠过度担心,灾难化睡眠不佳的后果,如担心失眠容易导致衰竭、精神错乱、猝死,从而更加焦虑,无法入睡。

 

5.继发于其他疾病或药物:

抑郁症、焦虑症等疾病可能同时伴发失眠症状,肿瘤患者在使用激素等药物治疗时,也可能出现阶段性失眠。

 

为什么要重视睡眠问题?

图片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睡眠障碍与肿瘤间密切的双向联系[3]。对于普通人群来说,夜班工作引起的昼夜节律紊乱会扰乱人体中癌症相关基因的正常活动节奏,并引起相关细胞组织的代谢失衡,进而增加乳腺癌、胃肠道肿瘤等多种癌症的发生风险,已被隶属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列为2A级致癌因素


昼夜节律紊乱与癌症的发生相关,而癌症本身也会诱发睡眠障碍,对于肿瘤患者而言,放任睡眠问题的长期存在不仅会滋生焦虑、抑郁这种负面情绪,同时,即使在肿瘤结束之后这些问题也不会自动消失,并可能引起相关合并症、极大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良好的睡眠不但可以提高患者的精神状态,也有利于血压的降低与免疫系统的增强,从而更好的应对治疗中的潜在副作用。此外,对癌症患者的睡眠障碍进行准确评估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机率、抗肿瘤治疗反应和整体生活质量,降低合并症与并发症的发生率。

 

发生失眠了怎么办?

图片

1.保持良好睡眠卫生:

睡眠时间要规律,睡眠温度应适宜,睡眠环境宜黑暗,白天增加有氧运动,避免烟、酒、咖啡、浓茶等兴奋物质的使用。

 

2.松弛治疗:

主要包括想象性放松、冥想放松、渐进性肌肉放松、腹式呼吸训练、自我暗示法。松弛疗法初期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在整洁、安静的环境中,每天坚持练习2~3次,2~4周可见效,通常连续治疗6周以上。

 

3.刺激控制治疗:

只有在感到困倦时才上床;如果卧床20分钟后仍不能入睡,应离开卧室,等再次感到困倦时才返回卧室;不要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活动,如进食、看电影、思考复杂问题;不论睡眠时间长短,都保持规律的作息;白天尽量避免小憩。

 

4.睡眠限制治疗:

尽量保持卧床时间和实际睡眠时间相等。当1周内睡眠效率(总睡眠时间与卧床时间之比)超过85%,可增加15~20分钟的卧床时间;当睡眠效率低于80%,则减少15~20分钟的卧床时间;睡眠效率在80%~85%之间,则保持卧床时间不变。

 

5.认知行为治疗:

针对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改变对睡眠的不良认知,通常连续治疗6周以上,可持续有效至干预后6个月。基本内容包括:保持合理的睡眠期望,允许自己睡不好,不追求完美睡眠;保持自然入睡,不要强行要求自己入睡,了解睡不着并不恐怖;不要过分关注睡眠,甚至一到晚上就开始担心睡不着怎么办;培养对失眠影响的耐受性,如第二天可能疲劳、烦躁、困倦,但影响仅此而已,偶尔几次不要紧。

 

6.药物治疗:

肿瘤患者的失眠通常参照治疗普通人群失眠的经验,根据癌症患者的躯体情况,适当调整药物剂量(具体还请参考专业人士建议)。